校属各单位:
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的通知》(教办科技〔2025〕206 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
(1)AI赋能教与学。人工智能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基于AI的课堂教学监测服务,开展智能学情分析,动态跟踪学生学习进度与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AI 情景式教学,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创设模拟仿真实验空间和实践环境,有效支撑教师实验实践教学。
(2)AI赋能高效能治理。学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校园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校 园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线上办事流程和办理系统,推进 服务供给精细化。
(3)AI赋能教育评价。利用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元主体、人机协同的教育评价模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基于图像分析、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 能技术,开展学生学习成效智能分析与评价。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增值评价,重点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评价,以及身心健康监测、分析和预警。
(4)AI 赋能产教协同育人。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高校与人工智能行业模型研发和数据产品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企业向学校提供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和实践场景,增强师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专用模型建设及应用。由高校牵头研发的针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专用模型,包含自主构建多模态、高质量的语料 库和科学精准的学科能力图谱,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学研究或教育治理等需求。
二、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案例所用到的基座模型应为国产模型(含开源模型),生成的数据集所有权归属清晰,学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案例要求实际运行至少半年以上,已形成一定的工作成效。
三、推荐名额
我校典型案例申报限额2个。本次征集工作由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依托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具体实施。省教育厅将对确定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推介,择优纳入“人工智能+教育”领航计划项目。
四、申报办法
(一)申报方式。申报工作全部通过“统一申报评审”系统在线进行。申报人所在单位不需要登录申报系统审核,由学校统一提交。
(二)材料要求。本次申报不需要纸质版材料。申报材料包括: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申报表》1份(附件1,仅支持.docx、.doc、.wps文件,申报单位名称填写学校名称,以下简称《申报表》),包含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及案例介绍;2.申报表扫描件(PDF文件);3.提供演示视频(时长 5 分钟以内,仅支持MP4文件);4.人工智能应用入口网址及用户账号等佐证材料(仅支持ZIP文件)。
(三)截止时间。各单位请于8月25日前按上述要求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OA邮箱,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联系人:安洛生 联系电话:68618577
五、注意事项
各单位应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保证申报信息真实准确,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
信息化中心
202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