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看了阅兵盛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校党委书记郭改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催人奋进。8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主题主线,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更加主动更大作为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赓续红色基因、铸牢对党忠诚,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二是锚定更名大学和申请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高效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洛师新贡献。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全面从严管党治校的引领保障作用,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海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的坚韧品格,强调了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汲取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洛阳师范学院作为扎根河洛大地的百年学府,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锚定更名大学、申博目标,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张运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蕴深远,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与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昭示与展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紧密结合,将其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自觉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努力成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爱国热情凝聚成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宣传部部长杨会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观看盛会,倍感振奋和自豪。从徒步方队的整齐划一到装备方阵的科技之光,从老兵斑白的鬓角到新生刚毅的脸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之重器”的硬核实力,更是“精神火炬”的代代传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该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一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二要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深化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着力提升思政课程和思政工作实效;三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青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部长(处长)郎晓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学工部部长,我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领全体学工队伍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团委书记高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为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和前进方向。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将以更高站位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主题团日、宣讲交流、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以更强担当凝聚青年奋进力量,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追求,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问礼书院3号学生社区)党委书记吕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使命在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关键要将其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研究,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学院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抗战历史,传递真理力量,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落到实处。要提升思政引领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引导青年学生汲取前行力量,培养爱国情怀、斗争精神和家国担当,使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最高追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史为鉴,扎实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龙门书院2号学生社区院长)韩守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对“赢得伟大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历史结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从党的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将学生培养为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真理声音、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
音乐学院(开阳书院1号学生社区)党委副书记池琳琳: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这一历史结论的庄严印证。阅兵式上《保卫黄河》等抗战歌曲的演奏,是跨越时空的音乐共鸣,也是抗战精神最生动的传承,恰如音乐学院持续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中“以歌叙史”的实践,用艺术语言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直击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善用艺术载体,将抗战精神融入艺术教育实践,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让青年学子在艺术实践中真切体悟,那些穿越战火的音符,正是民族精神最铿锵的注脚,从而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志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就是把他们为之牺牲、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深耕专业、锤炼本领、拓宽视野,勇担民间外交使者,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投身国际交流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我们坚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立雪书院学生社区辅导员杨雅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令人心潮澎湃,更深感责任重大。那段血火淬炼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绝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一页,更应当成为注入青年灵魂深处的精神基因。使命在肩、责任如磐,我将努力把这场跨越80年的历史对话,转化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实践,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砥砺前行、矢志报国的青春力量,鼓励他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传承历史、致敬英雄,让抗战精神的薪火,在新时代青年手中永续相传。
校青马工程“翔梧班”十八期班长、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马乐: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当今时代瞬息万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铭记历史,开创未来。青年强则国强,身处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年的力量。
(初审:陈西 复审:韩雅楠 终审:杨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