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世界历史意义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5:50,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报告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世界历史意义

报告人:汪信砚

报告时间:4月11日下午15:30

报告地点:G1-112

主办单位: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报告人简介:汪信砚,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多项。

报告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主线,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内涵深刻,世界意义深远,既回应了中国之问,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它始终遵循“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立足实践,不断回应时代课题。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的世界历史意义,为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活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新路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了大国风范和担当。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回应时代需求,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继续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为人类文明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