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人:赵逊
报告时间:4月25日 9:30
报告地点:音乐学院音乐厅
主办单位:科研处、音乐学院
报告人简介:赵逊,教育学博士,西安音乐学院竹笛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西安市青联委员;“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之一;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成员;中央电视台“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之一;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箫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戴亚教授、王次恒教授、刘宽忍教授。他曾在香港获得国际首届民族器乐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第三届陕西省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一等奖,第二届陕西省民族器乐大赛园丁奖,发起组建并指导的竹笛组合“风骨长安”组合获得第六届国家文化部文华奖最高奖和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奖。多年来勤于教学,兢兢业业,所教授的学生屡次在大赛中获奖。
报告内容简介:竹笛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千年韵律,既是个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集体艺术协作的纽带。本讲座立足竹笛艺术的独特魅力,结合现代美育理念与乐队训练实践,探讨如何通过竹笛教学与演奏,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同时提升学生在乐队协作中的综合素养。内容框架: 1. 竹笛与中华美育传统 - 从“笛韵”看中国音乐的审美哲学:虚实相生、刚柔并济的艺术表达。竹笛演奏中的“气韵生动”:呼吸、指法与情感传递的美育渗透。经典曲目中的文化意蕴与德育启发。 2. 竹笛在乐队训练中的角色与协作价值 - 民乐合奏中的竹笛定位:旋律主线、色彩点缀与声部平衡的技巧解析。乐队协作的“对话思维”:从独奏到合奏的听觉意识与默契培养。案例分享:西安鼓乐、现代民族管弦乐作品中竹笛的声部处理与融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