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由公共艺术与劳动教育中心主办、校团委和图书馆联合协办,校学生会承办的2025年第九期(总第247期)河洛大讲堂在逸夫教学楼5号楼402报告厅顺利举行。文化学者刘百灵带来了一场题为《洛阳礼俗文化浅谈》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刘百灵引用经典文献与学者观点,阐述了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接着,他以时间为轴,从仰韶文化时期的礼制萌芽,到夏商周时期礼制的形成与完善,再到孔子入周问礼等故事,梳理了河洛地区礼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再现了洛阳作为礼乐文化发源地的悠久历史与崇高地位。随后,刘百灵聚焦洛阳礼俗具体形态与客家礼俗渊源,在解读古代“吉、凶、宾、军、嘉”五礼内涵的同时向同学们普及了洛阳婚丧嫁娶等传统礼俗。最后,他介绍了客家文化并指出客家礼俗与洛阳传统礼俗的一脉相承。
本次讲座不仅让学生们系统了解了洛阳礼俗文化的起源、发展与核心内涵,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礼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为推动洛阳礼俗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延续中华文明根脉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单位:公共艺术与劳动教育中心 初审:李奕萍 复审:陈西 终审:韩雅楠)